案例分享 | 每年透過 潤滑計劃 省下的成本

案例分享 | 每年透過 潤滑計劃 省下的成本

案例背景及問題

Machinery Lubrication詳細報導 (英文) 

SFI 是一家家族經營的企業,專門生產高品質的動物營養產品,供寵物食品、水產養殖及畜牧業使用。自第一座原料廠於 67 年前建成以來,SFI 持續擴展,目前的業務範圍從密蘇里州西南市 (Southwest City, Missouri) 到賓州 Quakertown。
在實施 潤滑計劃 之前,SFI 西南市工廠經常發生設備故障,導致設備恢復運行需要超過 18 小時。該工廠主要採取被動維修策略,在倉庫內儲備零件,以便機器故障時進行修理。若倉庫無零件,設備則無法運行,直至所需零件到貨。
此外,設備的非計劃性停機導致易腐食品必須以折扣價出售給競爭對手,以避免過期報廢。

SFI 西南市工廠透過實施完整的 潤滑計劃 ,大幅減少停機時間。這些改善使 SFI 轉變為行業領導者,
現在反過來從競爭對手那裡購買易腐食品,而非被迫低價出售。

潤滑計劃 寵物食品工廠
MiniLab 153
SFI 使用了 MiniLab 153 進行潤滑油監控

解決方法及成效

SFI 工廠利用以下八個步驟改善潤滑計劃

  • 油品取樣步驟 – 制定書面標準程序,確保取樣一致性並記錄觀察結果。
  • 基於狀況的換油 – 有些油品在機組中運行超過 1,500 天,仍然處於健康狀態。
  • 誤用管制 – 標記清楚、色碼標識的取樣口、設備、轉運容器、專用油箱及過濾設備,避免交叉污染問題。
  • 驗收測試 – 設立內部油品分析實驗室,快速檢測新油及在用潤滑油狀態。
  • 污染控制 – 設定目標潔淨度標準,並透過新建油品儲存系統保持潤滑油清潔、乾燥。
  • 驗證機制 – 設立例外測試機制,當油樣出現異常時,實驗室可立即分析新到貨及在役油品,提供快速判斷結果。
  • 基於狀況的維修與大修 – 採取預測性維護,技術人員一旦發現異常,立即建立工單,確保設備維修流程更加高效,並允許管理層追蹤更換的特定零件。
  • 警報限值 – 依據設備的實際運行環境,設定專屬的潤滑油監測警戒值,取代實驗室原有的通用測試標準。

實際成效

這個潤滑計劃每年共處理 10,000 份現場油品分析樣本,累計節省成本 $8,436,000 美元,平均而言,每個油樣節省 $839 美元

下方圖表(圖 5)顯示了每年每份樣本的總體成本節省比例:

  • 55% 來自減少停機時間
  • 30% 來自減少維修
  • 15% 來自減少耗材成本

更多案例

下表總結了九個案例的成本節省數據,依據單個樣本的成本節省效果,從 $2,000 到 $250 不等。由於運行每個 MiniLab 測試的成本極低,因此這些案例顯示了極高的投資回報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這些潤滑計劃的成本節省數據是保守估計,僅包括特定報告範圍內的成本節省數字,未完全涵蓋所有可能的節省收益。

潤滑計劃 九個產業
實施 潤滑計劃 的九個產業及成效

石油精煉廠
該精煉廠啟動了一項世界級潤滑計劃,將維護工單減少 1/3(從 995 份降至 674 份)。已發表案例顯示,由於持續優化潤滑管理,該廠每年都能維持累計成本節省。

沖壓工廠
該沖壓工廠的潤滑計劃首先進行了潤滑油整合及洩漏控制。現場油品分析發現 1,000 噸 Hamilton 沖壓機 的搖桿機構出現疲勞及剪切失效跡象。透過提前維修:
* 16-3 沖壓機修復損壞的搖桿臂耗時 3 週。
* 16-4 沖壓機修復剪斷的螺柱 24 小時內完成。
* 結論 : 避免數個月的生產損失,節省 $50,000 維修費及 $1,000,000 產能損失

食品加工廠
該食品加工廠實施潤滑計劃後,透過減少 50% 停機時間、降低維修成本、加強污染控制與潤滑油整合,成功節省 1百萬

核能電廠
透過現場油品分析避免了昂貴的停機損失:
避免最少 3 天停機($810,000)
避免 1,000 加侖廢油處理費($350,000)
避免新油費用($20,700)
避免 24 小時輪班工資($36,400)
總成本節省 $1,219,100

27 台燃煤磨煤機
該電廠透過潤滑計劃減少非計劃性維修頻率,將年故障次數由 3-4 次降至 1 次以下,第一年節省 $230,000

汽車總裝工廠
該卡車及公車組裝廠透過現場油品分析:
* 改善潤滑品質
* 減少機械磨損
* 延長換油週期
結論: 投資報酬率高達 700%,回收期僅 3 個月

食品加工廠
這間食品與飲料產業的工廠提升了生產可用率,避免了停機與不必要的支出。據估計,導入現場油品分析系統後,設備可用率從93%提升至93.1%,增加了0.1%。停機時間從58,800小時減少至57,960小時,減少了840小時,等同於每年節省了168,000美元的停機成本。

135台真空泵
這間電子零件製造商使用135台旋轉葉片式機械泵,以維持生產所需的高真空環境。起初,這些泵的換油週期是根據製造商建議的日曆式排程。當現場油品分析變得可行後,便開始實施基於油品狀況的換油計劃。若換油週期能延長6個月,預估可節省20,000美元的成本。最終實際節省了20,000美元,同時在首年實施基於油品狀況的換油計畫後,還意外地節省了額外79,000美元,這些錢來自於輕微維修、以及透過日常油樣檢測所發現並更正的油品錯用情況。這項成功經驗被分享給其他三個廠區,所有四個廠區都達成了類似的換油成本節省效果,並在每年額外獲得了多達400%的間接節省。

3座燃煤發電廠
這項多據點潤滑管理計劃涵蓋三座燃煤發電廠,針對121台不同機器上的393個油樣點進行服役中油樣的採集。大多數測試為每月進行一次。採樣人員也負責執行樣品測試,所有測試結果會自動輸入資料庫中,並整合振動、馬達電流、對心與動平衡資料。維護與操作部門的所有人員都可存取該資料庫。任何異常樣品皆會重新測試,並附上問題修正建議的報告,發送給維護主管、維護工程師與計劃人員。
在一年內,基於狀況的監測技術共節省成本3,100,000美元,分項如下:

振動分析:500,000美元
油品分析:900,000美元
熱顯像分析:350,000美元
糾正性維護:250,000美元
品質保證/品質控制(QA/QC):1,100,000美元

結論

這九個成功案例總共進行了 10,060 份現場油品分析,共節省 $8,436,000 美元,平均每個樣本節省 $839 美元

這些案例橫跨 煉油、汽車組裝、沖壓製造、發電、食品及電子元件製造等產業,雖然業務類型不同,但所有工廠都依賴泵浦、馬達、壓縮機、齒輪箱及其他旋轉、往復運動機械來生產產品。這些案例證明,在這些潤滑計劃中,專業技術人員積極運用現場油品分析,建立並維持高效的潤滑計劃。這些潤滑計劃已獲得各公司內部與業界的認可,並在眾多發表案例中獲得肯定。

LNF200 磨耗粒子分析

LaserNet 200 油中微粒分析儀

測試油品清淨度,辨識磨耗

MiniLab 153 油品監測系統

綜合評估,全面向分析

紅外線狀態分析儀 FluidScan

FluidScan 紅外線油液狀態分析儀

化學性質快速分析,趨勢判斷